夢想與現實之間――談台灣農夫市集

編按:台灣農學市集研討會第五屆將於十月中在花蓮舉辦,由花蓮好事集主辦,合樸受邀分享一些農學經驗談,因為與會人士大都是和農民市集有關的朋友,是一個好機會一起來探討台灣的農夫市集,我準備以《夢想與現實之間――談台灣農夫市集》和與會同伴一起共學。這篇是去年發表的相關文章。
 
文╱陳孟凱 (發表於農訓雜誌 268 期 -- 民國101年06月)

五年前,台灣第一個農夫市集形成,到今天,全省各地農夫市集可以說蓬勃發展;二○一一年十月,農委會公佈了農糧署輔導設置有機農夫市集補助原則,協助地方政府、學校及農業團體辦理有機農夫市集活動;北、中、南各地農夫市集也持續串連,透過農學市集研討會,交換與分享各自市集經營的心得。然而在此同時,也有幾個農夫市集默默地黯然消失了。
 

圖片出處
我想藉由「夢想與現實之間――談台灣農夫市集」,來看夢想與現實之間如何取得平衡,並回顧五年來的市集經營經驗,也分享對未來市集發展的展望。
 
行之有年的歐美市集與台灣農夫市集的不同
在歐美,類似台灣的傳統市場並不普遍,除了超級市場、大賣場以外,假日農夫市集提供了消費者一個重要的休閒與買賣場域。
 
無論在都會區或鄉村,歐美的假日農夫市集相當普遍,也得到政府一定程度的支持,包括經費與公共空間的提供各方面。在歐美,農夫往往根據自己的需要來生產蔬菜與加工品,想吃什麼,就自己動手,有多餘的,再拿到市集販售。從自身需求出發的農夫市集,衍生的少量與多樣性購買趣味,也在交流、互動之間,讓消費者與生產的農友產生情誼,甚至成為朋友。
 
此外,在歐美,單一作物與大面積種植的大農場,通常不參與農夫市集,而是直接販售給超級市場。也就是說,歐美的假日農夫市集提供了小農經營農場一個很重要的生存空間,這也是歐美農夫市集的最大特色。
 
在台灣,對市集的認知或印象,一般而言是指傳統市場,包括早市和黃昏市場,銷售者主要是中間商、小販。偶見一次性的熱鬧市集,通常就是以低價為取向的「農產品展售會」。但這類型不定期舉辦,加上僅以價格為取向的市集方式,很難累積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彼此的互動情誼。所以,在台灣雖然傳統市場到處可見,但消費者與生產者很少能有直接互動的機會,彼此的關係實際上是疏離而遙遠的。

為何近年來農夫市集在台灣如雨後春筍般成立?
農夫市集與傳統市場有何不同?所謂的農夫市場特點是什麼?
 
簡單來說,農夫市集最基本的定義在於銷售者必須是生產者。然而在台灣,由農夫親自來販售農產作物,對消費者來說,有什麼特別意義或價值嗎?
 
事實上,台灣不僅傳統市場、超市、大賣場,甚至有機商店也隨處可見,架上商品琳瑯滿目,應有盡有。隨手可得的購買、交易之外,如果你想要知道進一步知道這項新出的農產嚐起來口感如何?如何烹煮?是怎麼生產的?……這些問題都無法在產品使用說明或營養分析標籤中得到;櫃檯親切的店員可以會為妳迅速結帳、體貼包裝,卻無法向妳解釋這顆高麗菜從採摘到送到妳手上,食物里程有多長?花多久時間?以及,為何高麗菜可以不用清洗?
 
同時,一般通路商以營利為目的,注重的是產品的獲利多寡。也就是在這樣的考量下,經濟規模小的在地作物、傳統或特殊風味的蔬果與加工品,因不易獲取利潤,通路商通常都不願意提供銷售管道,一般消費者自然也無法在商店看到這些商品,對於食物採購的多樣性選項,當然也就愈來愈受限。餐桌上食物的選擇權,變相操控在通路商手上。
 
在農夫市集,消費者能夠直接觸到農夫,面對面交談、詢問,消費者可以清楚知道,今天買回去的這把小芥菜要如何做成雪裡紅;知道以後可以如何在家自己動手種香草;終於可以知道,因為驟雨,所以想吃的波菜不易採收,價格較昂貴……這些都是在農夫市集裡,接與生產的農夫直接溝通、交流後,得到的第一手答案;買菜不再只是買菜,在交流、互動間,更逐漸累積對彼此的信任與情誼。

 
蓬勃發展表象下的挑戰與困境
五年來,台灣各地陸續冒出農夫市集;有些獲得消費者青睞,已漸漸站穩腳步,但相對的,也有些農夫市集慘澹經營後,黯然結束或無疾而終。
 
事實上,在台灣農夫市集的創立與經營困難度很高。首先,基本要件是具有一定品質水準的產品,以及合理價格;接下來,要如何打開「銷售」面?管理與經營「人才」如何逐漸到位?如何持續檢討並「研發」因應市場與競爭?最後也是最重要的,就是左右市集能否永續生存的絕對關鍵,也就是營收「財務」的自給自足問題。
 
目前台灣的農夫市集幾乎都不是以私人企業形式在經營,創立資金都是由政府支持或私人募款而來。現實是,政府與募款都只是短期育成,但農夫市集就如同企業創業,如果企業的創業成功機率在統計上少於10%,那麼,農民市集又憑藉甚麼不同條件才能避免泡沫化?農夫市集必須視同企業創業,必須「產」「銷」「人」「發」「財」各個面向兼顧的發展,才有可能永續經營。
 
此外,台灣現有的農夫市集,大多是以農友自治會的形式經營,市集體質與所組成農友的素養息息相關。不可諱言,大部分參加市集的農友,仍過度重視眼前利益,缺乏市集遠景的考量。例如:在農夫市集的銷售價格,少數農友易因圖短利而訂價偏高;有些農友則怕競爭,不歡迎類似品項農友加入,或是對新加入者不願提攜與包容。此外,有些農友參與市集,基本心態卻只是要將自己所產出的農產品銷售出去,無心累積與消費者的互動連結,更疏於農場長期發展的思考,包括:產品呈現、加工技術提升、種植技術傳承、年輕第二代的投入協助……等。
 
即使同在一個市集裡,農友彼此間的理念與技術能否互相提攜?常見的普遍現象是,具有較好經營與銷售理念的小農,在有機栽植技術上,卻往往較為不足;而栽種技術比較好的農友,大多數卻又理念不足或缺乏遠見。農夫市集要能永續經營,農友之間就必須建立一種互助互惠、互相學習的文化。
 
除了農友彼此的關係,農友與社區、地方的連結也是一大問題。因為,農夫市集通常是使用社區或機關所提供的地點,如果農友到市集只是一心想要擺攤作生意,卻不願意投注心力長期經營在地關係。人親不如土親,沒有建立良好互動的在地關係,也是一大隱憂。
 
農夫市集更大的挑戰,是在於整體市場競爭!從市場競爭觀點來看,假設農夫市集是有「錢」途、有商機的話,大公司(有機連鎖體系)遲早也會加入經營行列。該如何避免讓這些由公益組織胼手胝足,點滴辛苦建立起的消費族群,被大公司守株待兔,並以絕對優勢的財力與物力「整碗端去」?
 
我認為,現今台灣農夫市集最大困境是:有「錢」景的話,現今所有農夫市集經營者的努力,最後都可能只淪為幫大公司作嫁裳;而如果沒有「錢」途,農夫市集勢必會一一收攤退場,既然如此,何不認真考慮盡快優雅地結束?
 
農夫市集的經營走向與出路
身為一個市集經營者,五年來的摸索,也付出許多學習的代價。在夢想與現實之間,我認為最佳的平衡支撐點,就是建立社群;小而美的社群經營,是台灣農夫市集應該建構的藍圖,也是建立市集長久競爭力的最重要策略。
 
社群經營,必須是務實而具體的,機制上,可以慢慢建立一種以物(務)易物(務)的互助互惠模式,透過互助合作,凝聚人與人之間的情誼;也藉由交換物品或勞務,減低對金錢的依賴。
 
人人嚮往豐衣足食,但豐足「富有」,不只是建立在金錢或物品上的「存量」,更重要的是,必須是創造人與人之間互動的 「流量」,這也是社群經營的核心價值。
 
如何創造人與人互動的 「流量」?要增加社群(農友、志工與消費者)互動機會,增加情感厚度,可以定期舉辦產地拜訪、課程或工作坊。尤其社區共同廚房的概念與做法,可以讓農友、志工一起合作蔬果的加工與利用,解決不可避免的作物生產過剩問題,而這也可以是以物易物的延伸。
 
再者,農夫市集不應該清一色只有買賣攤位,還必須有理念攤位,將照顧地球的理念具體呈現。例如,可以「食器貸出」方式,讓消費者改變使用一次性餐具的習慣,在有形、無形的作為中,實踐減少垃圾產生、收集廚餘再利用,讓人與環境共好也共贏。


圖說:合樸市集的食器貸出。

有人說,農村是一所學校,農夫市集,也可以說是一個社會藝廊,在其中展演的,是理想與現實,是生產者與消費者,是人與土地的關係與距離;在這個社會藝廊裡,如何讓所有展演者都得到最好、最大的發揮空間,並且長久演出,是所有展演者共同的責任與課題!

發表新回應

這個欄位的內容會保密,不會公開顯示。
CAPTCHA
為了防範廣告留言,麻煩您輸入以下文字:
To prevent automated spam submissions leave this field empty.
name